民间有句俗语,叫:穷看命,富看运,福泽看德性。
学术界专家认为,年少时拼的是钝感力,壮年时拼敏锐度,到了中年则是涵养分高低。
美国总统富兰克林曾说:“20岁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,30岁时是机智,40岁时是判断。”
其实,摩臣5娱乐认为,这些说法都是将人生分作了三个阶段。而这三个阶段的关键,是不一样的。
《道德经》中有这么一句话:出生入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。死之徒,十有三。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
所有人都始于出生,孑然一身,两手空空,没有任何不同。但走到尽头的时候,却发现大家都被分作了三层等级。
为什么走过这么多路,遇见这么多人,明白这么多理,却仍旧过不好这漫长的一生?
为什么天资相差无几,努力程度也基本持平的人,会在社会磨砺的过程中,逐渐拉开差距?
因为无论是经历事业还是面对生活,都要像跑马拉松一样,在合适的时间,找到正确的发力方式。
(1)
步入社会后,第一个重要阶段是20代的青年时期。
初生牛犊不怕虎,是最有力的资本。但天资的优劣,家境的不同,教育的差异,都是手中无物的年轻人,必须面对的客观因素。
为了尽快摆脱“命”给人生带来的限制,争取早日熬出头,只能咬牙拼命,拼意志力和拼钝感力,别无他法。
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,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:医学领域,有位脾气火爆的权威专家。起初,他的身边总会围绕着许多前来求教的人,然而时间一长,没有人受得了他的臭脾气,就全都仓皇而逃了。
后来,来了个性子内敛敦厚的学生,不论老师骂过多少难听的话,他都全盘接受。由于对谩骂脱敏,他成功待在老师身边多年,学到了真正的知识和技术,最终承接老师衣钵,成为业界的璀璨新星。
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。年纪轻轻,两手空空,意志不够坚强的人,是无法拼命苦熬,直到出头那天的。
(2)
到了30代中年时期,还想单靠犟劲儿而不知变通的人,多半会被成功拒之门外,甚至被社会淘汰。
此阶段正确的拼博方式,应该是将所有的精力放在知识技能的应用上。
将过往一身所学,用来感受对方的心理。对情绪敏感的捕捉力,能帮你迅速找到知识商业化的路径,并将资源变现。
1983年,一位叫马克?库班的美国小伙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资讯公司MicroSolutions。在他32岁之际,这家公司的年利润达到了3000万元。
网络经济最繁荣之际,马克?库班相中互联网转播体育赛事的市场前景。37岁时,他将公司卖掉,并将所得资金用来开办了著名的Broadcast公司。等Broadcast公司再次转手给“雅虎”时,为马克?库班净赚了20亿美元。
故而,人生的第二关,拼的是时运,也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、敏锐度、灵活性。
(3)
对于人的素质结构,富兰克林曾给出过这样的分析:
l25%的专业能力,主要靠意志与钝感力训练出来;
l25%的心智灵性,依赖长时间机敏度与敏感力的锻炼;
l而剩下的50%,则是“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”的淡定。
到了人生的第三阶段,该要拼德性了。换个角度,也可以理解为拼判断力和涵养。
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,除了有企业家的头衔,还是一位著名的慈善家。“小胜凭智,大胜凭德”,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在牛根生看来,做人要守德,用人要凭德。聪慧的头脑,只能帮助你赢两三回合;惟有德性,才是能赢一辈子的制胜利器。
人到了四十岁的年纪,已是不惑之年。前期沉淀的经验和智慧,足以应付种种人生课题。因此,对人性的洞察和运用,成为了这个阶段拉开差距的重要武器。
取得成功的,不一定是最聪明的那个,但一定是每个阶段,都找到正确的比拼项目的人。